banner
GrassBlock

GrassBlock

仿生狐狸会梦到电子甜浆果吗?
github
tg_channel
mastodon
email

隔岸觀火 - 又一波從 Twitter 到 Mastodon 的移民潮

馬斯克對閱讀推文數做出限制,有效地讓各個推油們產生了一定的戒斷情緒,從而一定程度上減少了 Twitter 的使用時間和負載,促進了他們向去中心化平台轉移的趨勢,促進了其發展,由此可見,他真是個帶善人🤣

更新日誌#

2023-07-04 11:53:30 :初稿
2023-07-14 21:15:55 :

  • 修改了部分措辭。
  • 拆分了部分內容,將參考文章與聲明分開。
  • 補充了其他去中心化平台。

發生什麼事了#

雖然可能眾所周知,我還是給大家整理了一下。

6.30
Twitter 開啟登錄牆,未登錄的情況下無法查看推文內容。
數小時後, Nitter 等其他服務也無法使用

7.2
Twitter 開啟閱讀推文數限制,馬斯克聲稱這是暫時的。

為了解決極端水平的數據搜刮和系統操縱,我們已經應用了以下臨時限制:

  • 經過驗證(指訂閱 Twitter Blue)的賬戶,每天只能閱讀 6000 個帖子
  • 未驗證的賬戶每天只能閱讀 600 個帖子
  • 新的未經驗證的賬戶每天不得超過 300 個
    (使用 Deepl 翻譯,原推文

用戶抱怨限制,並開始尋求轉出 Twitter 的方法。

迫於壓力,該限制逐步擴大到 相應的 10k,1k 以及 500 條。

有些人發現自己在 Twitter 的數據難以導出。
Musk 轉發了粉絲的一條推特,提醒大家不要成為過度沉迷 Twitter 的人:

我設置 "瀏覽限制" 的原因是,我們都是 Twitter 上癮者,需要到外面去。
我為世界做了一件好事。
另外,這是你剛剛使用的另一個閱讀數。
原推文

Mastodon 官方實例因湧入人數過多已發生多次故障。

有用戶發現此次政策更新與 Twitter 前端更新,導致用戶瘋狂訪問自己的 API(現象圖)有關 [^lidang],

Twitter 大部分用戶達到閱讀限制,導致大規模的 #TwitterDown

大致意思是: 硅谷天才不肯付 google cloud 的賬單 —> 合同到期 google 開始限流 —> 推特數據遷移沒做完 —> 昨天剛 ban 了外部服務 —> 大量請求失敗導致 DDOS—> 天才靈機一動撒謊說是有意限流來拖時間順便哄人購買付費服務……
此信息暫時存疑,詳見原文

一個人的作死#

實際上,馬斯克在收購 Twitter 後整的幺蛾子可不止這些。

像什麼花 8$ 能獲得認證標誌,搅得一團糟的社交環境,對言論作出不必要的限制,在這裡並不打算太展開說,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說的比較詳細:傳送門

我請教了一下 Bing,大概來說是這幾點:

  • 他威脅要起訴微軟,因為他指責這家技術巨頭未經許可使用他的社交媒體公司的數據。[^sue]
  • 他還認為 "cis" 和 "cisgender" 這兩個詞是對推特的侮辱,並警告說,任何在推特上騷擾他人的人會被暫時封禁賬號。(cisgender 是指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生理性別一致的人)[^cis]
  • 在馬斯克接管推特後的短時間內出現了一系列爭議和混亂的空氣。馬斯克因計劃對推特進行改變而引來反彈,而極右翼陰謀論者和反猶太主義分子則把馬斯克的到來作為傳播仇恨言論的機會。
  • 他接管後,似乎限制了與其政治觀點不合的 Alexandria Ocasio-Cortez 的推特賬號。[^moe]
  • ...

Mastodon 大浪潮#

Mastodon 是一個開源的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它的運作方式類似於電子郵件,你可以在不同的伺服器上註冊賬號,然後與其他伺服器上的用戶進行交流。

Mastodon 在馬斯克收購前後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社交網絡,已然擁有了較高的聲譽,在那期間已經有許多人轉到了 Mastodon 上。

在這波浪潮逐漸消退時,馬斯克用上述行為重新點燃了這場戰火,讓更多人了解並遷移到了 Mastodon,7 月 2 日僅官方實例便新增大約 8 萬用戶(數據來源 FediDB)。

給新朋友的一些建議#

你好,聯邦宇宙的新朋友!初來乍到,我覺得以下這些內容可能對你有幫助。

1. Mastodon 與 Twitter 的明顯區別#

可能你對 Mastodon 的了解,僅限於官網的那句 不會出售的社交網絡,或者只是那句 “Mastodon 是一個免費、開源、聯邦式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台”。

但我想說,Mastodon 與 Twitter 的區別,遠不止這些。

Mastodon 沒有所謂‘大數據’,不會主動向你投喂內容,你需要自己去關注感興趣的人,或者在搜索欄中搜索你感興趣的、而且在已知範圍內的話題。

Mastodon 不一定會有所有你想要關注的內容和話題,也不一定能在一個實例中就能找到所有的人,這一切都取決於互通性。

Mastodon 的目標不是取代 Twitter,而是為用戶提供一個更加自由的社交環境,讓用戶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 Twitter 的算法所束縛。

Mastodon 僅僅是廣闊的 Fediverse (聯邦宇宙)的一部分,它使用標準化、開放式的 ActivityPub 技術,這意味著跨平台互聯成為可能。

也就是說,即使你與好友不在一個實例,甚至好友不在 Mastodon 上,你也可以與其進行互動。

這並不僅是一種對未來的設想,而已經成為現實:例如同樣採用 ActivityPub 技術的另一些開源項目:社交媒體 Misskey、視頻平台 Peertube、圖片分享平台 Pixelfed,以及 Pleroma、Friendica、GNU Social、Hubzilla 等平台均與 Mastodon 互通,這些不同平台間的用戶可以互動。你不是必須要在 Mastodon 實例上註冊:只要在任意基於 ActivityPub 的網站註冊之後,皆可訪問整個聯邦宇宙!

有關 Mastodon 和 Twitter 功能上的差別,詳見此處

2. 找到一個合適的家#

你決定要加入 Mastodon 了。 你想要創建一個賬戶,但你發現,官方網站把你導向了一個實例列表,有許多不同的實例,這讓你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不用擔心,這些實例除了在主要主題以及規則外,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你可以通過篩選條件來找到一個合適的實例,例如你可以通過語言、主題、註冊是否需要申請等條件來篩選。篩選過後,應當會存有幾個實例,你可以通過訪問它們的主頁來了解更多信息,最後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註冊。

你不一定只開設一個賬號,你可以在不同的實例開設不同的賬號,這樣你就可以在不同的實例上體驗不同的氛圍,關注發布不同的內容。

如果你實在選擇困難,你可以考慮一下這些實例(排名不分先後):

除了官方提供的實例列表外,你還可以通過 instances.socialFediverse Observer來以更細分的條件查找實例。

總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 長期駐留#

你在 Mastodon 上註冊了賬戶,經過了一些探索,你決定留在這裡。

但你可能會發現,Mastodon 與 Twitter 的使用方式有比較大的不同,你可能會覺得有些不適應。

你可以參考以下文章,幫助你更好地使用、熟悉 Mastodon。

如果你想找回你在 Twitter 上且已經完成轉移的好友,你可以使用 FediFinder 來查找。

馬斯克的鎖#

還記得幾個月前馬斯克收購了 Twitter,然後大家都罵罵咧咧地跑到了 Fediverse,但是沒過多久依舊活躍在 Twitter。

為什麼?Twitter 手中拿著一張王牌,那就是 Twitter 經過這十幾年的積累,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用戶群體。雖然你可以說走就走,但你關注的畫師,主播等公共人物並不會輕易地放棄這一個社交平台(因為他們有能力應對 Twitter 發生的變化),於是這些用戶就會為 Twitter 帶來一種非常強大的用戶粘性。Fediverse 分佈式社交的理念再先進,但是它上面的內容資源相比推特是匱乏的。

然後這就導致用戶根本沒辦法轉移,跑到 Fediverse 之後依舊想方設法去從 Twitter 搬運推文,然後現在馬斯克直接把 api 禁了登錄牆開了,直接從鏈接 meta 數據都抓不到推文信息。可以說馬斯克現在用了一把鎖把用戶跟 Twitter 牢牢鎖在了一起。
from @mikan_chn

借此,我想說,移民潮過去以後,又會有無數的賬號變為沉寂,因為馬斯克現在的舉措,已經降低了 Twitter 上的信息通過外部訪問的便捷性,即使你一時在 Mastodon 等平台駐留下來,但你也會因為沒有你關注的公共人物的信息而再次回到 Twitter。

你可能已經被鎖在 Twitter 了,這是冷酷的事實。

可能的遠景與展望#

基於目前 Musk 整的各種幺蛾子,我想會有更多而且範圍更大的的移民潮發生。

但是,我想說,這些移民潮只是一時的,因為這些人並沒有真正理解 Fediverse 的理念,他們只是在追逐一個所謂的 “自由” 而已。

事實上,去中心化的背後,只是一個個 “中心” 的實例互相連接的相對 “自由” 而已。

Twitter 只會應了那句 “可能會變質,但絕不會倒閉”。它會一直存在,而且會一直有人使用。

未來是不確定的,以上只是猜測而已。

So, what will happen if he continues messing up Twitter? That depends on your perspective. Some might say he is ruining the platform and driving away users and advertisers. Others might say he is improving the platform and attracting new users and investors. The future of Twitter is uncertain, but one thing is clear: Elon Musk is not afraid to stir up controversy. --Bing

結語#

這篇文章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可能有些地方不太準確,歡迎指正。

不過既然來了,不要對 Mastodon ,或者在 Fediverse 的任何一處抱有與 Twitter 相同的期待,這裡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如果有缺漏或錯誤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和 Mastodon 上的文章發布帖與我交流,我會儘快做出修改。

聲明#

  • 文章部分使用了 New Bing 所產生的結果,但對於其提供的信息也有所查證。
  • 文章部分使用了 GitHub Copilot 生成的內容,但僅在議論性內容上有所使用,不影響事實。
  • 文章封面使用了 Mastodon 官方文檔的圖片,原鏈接, 許可證

注解#

這篇文章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完成。以下是部分參考資料:
lidang: 此處說法來自立党的推文:原文
sue Musk threatens to sue Microsoft over Twitter data - BBC: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65332207
cis Musk Deems ‘Cis’ A Twitter Slur–Here’s Why It’s Is So Polarizing:https://www.forbes.com/sites/kimelsesser/2023/07/02/elon-musk-deems-cis-a-twitter-slurheres-why-its-is-so-polarizing/
moe:來源,可能需要往下翻翻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